内蒙老汉捡到文物7斤“废铁”,当废品卖了1200元

   2021-05-11 IP属地 上海市 电信五分钟动漫中国废品站8460
核心提示:有眼不识荆山玉,无情难奏凤求凰。《韩非子·和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在荆山发现了一块
有眼不识荆山玉,无情难奏凤求凰。
《韩非子·和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在荆山发现了一块宝玉。因此献给了楚厉王,结果楚王不识此玉,愤怒的砍了卞和的左脚。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楚武王依旧不识,还砍了卞和的右脚。
等楚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卞和就抱着玉一直哭泣,直到楚文王前来询问。他就把自己的遭遇讲述给楚文王听,楚文王听后剖开石头果然发现一块宝玉,这就是“有眼不识荆山玉”的故事。
其实在当代社会,这样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上世纪70年代,我国内蒙古就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一位拾荒大爷偶然间捡到了7斤重的“废铁疙瘩”,结果拿去论斤卖,换了1200元。后来专家得知后却说:3个亿打水漂了,这是怎么回事。
1978年,内蒙古一个偏远山村,有这样一位拾荒老人。人们不知道他姓什么,只知道他无依无靠,整日靠捡垃圾为生。虽然日子过得贫困艰苦,却也能够勉强度日。真所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王大爷每天的日子过得非常佛系。捡到吃的就填肚子,捡到用的就带回家,是不是运气来了,捡到金子也说不定。
这一天王大爷就气运极佳,早早出门的他在一个垃圾站附近的草垛旁,发现了闪闪发光的不明物件。走进一看是个铁疙瘩,足足7斤重,呈现圆柱形,看起来就像是根铁棍,关键在“铁棍”上还镶嵌着金黄色的金属,在太阳照射下烨烨生辉,闪的王大爷心痒痒。
他连忙将铁棍带回家,并且用铁锹将上面的黄金饰品撬了下来,然后兴冲冲地带到金器店找老板鉴定。金店老板也是个实在人,他看出这是皇金,也知道王大爷生活不易,于是提出以1200元的价格收购。王大爷自然同意,在70年代1200元可是一笔巨款。
收获巨款的王大爷很快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人们在得知了他的事情后,当地还掀起了一阵“淘金拾荒热”。当地的专家却在这件事情中,发现了一些不对劲。于是专家找到了王大爷,并且看到了王大爷放在角落里的铁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看完铁棍的专家气得说不出话,更是指着王大爷说道:你这一卖,3个亿打了水漂。
原来这根铁棍是几千年前匈奴人的陪葬品,而我国历史上匈奴文物出土很少,这件文物可以填补大片历史短缺。因此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本身价值也不菲。专家初步估算,文物价值大概在3亿元左右。
不得不说,王大爷的行为实在令人惋惜,好好的一件文物就这样毁于一旦。不过这也是难免的事,毕竟70年代有关文物的法律太少,加上许多百姓都不了解文物,也不知道文物背后的价值。因此造成了许多文物被毁,或者流落海外的事情发生。“有眼不识荆山玉”就是对王大爷最真实的写照,而他贪图小便宜的心理,是的文物“宝珠蒙尘”更给我国匈奴文化历史的研究,带来了困难。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 bianj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31168  |  防骗技巧  |  新手手册  |  合作代理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信息安全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沪ICP备15054300号-7  |  沪公网安备31011402010454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3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