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在过去电信诈骗、传销诈骗等传统诈骗手段的基础上,出现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型诈骗方式。迎合近年来收藏风正热的趋势,一些针对收藏品爱好者的诈骗方式逐渐出现在人们周围。今天我们就以北京一中院刑二庭审理的一起收藏品诈骗案件为例,提醒各位明辨诈骗,理性收藏。


01
手段一:多次换购,以低换高
徐某把低价收藏品包装成高价值收藏品,来换购收藏者手中的收藏品。最后其仅交付给被害人没有市场价值的收藏品,并获得了被害人手中价值较高的收藏品。
02
手段二:高价回购,按期返利
徐某出售收藏品后不交付实物,谎称高价回购,但却并不直接全额支付回购款,而是承诺以按期返利的方式归还给被害人。但返利一段时间后,就以各种理由拖延,最终拖欠回购款,骗取被害人的购买款。
03
手段三:换购+回购,捆绑销售
徐某将前述两种诈骗手段结合,在被害人交款后实际交付收藏品,然后谎称加价回购被害人购买的收藏品,或者换购被害人自有的收藏品,但均要求被害人先购买其他收藏品,且回购的收藏品不返还现金,而是约定按期返利。





针对该类型案件的特点和犯罪手段
法官提醒各位收藏爱好者:

谨慎投资核资质
当前,市面上收藏品公司日益曾多,部分不法公司为了吸引投资人,故意选取较为核心知名的办公地点,租赁形式正规的办公场所,诱骗前来投资的收藏爱好者认为公司进行正当经营。因此,收藏爱好者在投资时不应简单依据公司办公环境、业务规模等来判断公司经营情况,更需要谨慎核实公司的资质,确保收藏品的来源与去向正当、合法。
02
理性收藏辨价值
由于收藏品诈骗的被害人往往集中于高年龄段,对于收藏品的实际价值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用低价收藏品骗取自有的高价收藏品。因此,收藏爱好者们不仅要对自己手中持有的收藏品价值有准确的判断,更不要简单轻信收藏品公司业务员的推销,在购买收藏品时一定要对藏品价格进行正确的评估。以免因为收藏品价值认定的误区被不法分子骗取钱财。
03
拒绝推销莫轻信
不法的收藏品公司往往采取层层深入的方式,一开始进行正常的收藏品买卖业务,骗取被害人信任,接着一步步以“高额返利”等手段诱导被害人投资。因此,收藏爱好者应理性购置收藏品,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的投资项目,拒绝业务员关于“返利”等可能使财产有去无回的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