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开工率有望回升
由于春节放假因素,2月PE下游行业开工大幅下滑。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农膜行业开工率仅为30%,较2月初大降23个百分点;包装行业开工较2月初下滑32个百分点至30%,薄膜、单丝以及中空行业开工率下降超20个百分点。但随着春节放假结束,下游工厂陆续恢复生产,使得PE下游行业开工全线快速回升。
截至3月8日,农膜行业开工率提升至47%,包装行业开工较年内低点提高23个百分点至53%,薄膜、单丝以及中空等行业开工增加超过10个百分点。目前下游工厂多已开始生产,同时,传统旺季已至,预计近期下游行业开工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带动PE需求增加。
再生料大量减少
虽然春节期间国内PE石化库存增加明显,但节前多维持低库存操作,致使节后库存并没有超预期累积,而是处于历史同期中等水平。随着假期结束,石化库存开始下滑。数据显示,截至3月2日,PE石化库存42.5万吨,较节后高点下降6.59%。目前下游工厂几乎都已入市,面临旺季工厂开工负荷有望提升,同时,由于节前下游并没有集中大量备货,预计石化库存将继续快速下降,建议关注下游接货力度。
在环保持续加码的情况下,国内再生料不断受到挤压。据统计,今年2月国产再生PE为11.2万吨,同比减少43.58%。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1月国内进口再生PE仅1.45万吨,同比大降92.02%。
由于限制进口废旧料的政策继续执行,预计进口再生PE将继续保持较低水平。从目前已经批准的前七批废塑料进口批文来看,核定进口总量为25281吨,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而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仅占其中一小部分。再生料的迅速减少,中短期将继续利好PE新料市场。
原油承压回调
自1月底开始,国际油价出现快速回落。主要由于美国原油产量及库存压力加大。2月中旬之后,中东局势紧张以及利比亚一处油田供应中断,叠加产油国坚持减产提振影响下,油价缓慢回升。近期产量与库存增加的利空再次使油价振荡下跌。
展望后市,虽然OPEC与俄罗斯坚定减产的决心对国际油价形成有力支撑,但美国钻井平台数持续增加,原油库存压力增大,另外,美国炼厂将逐渐进入检修季,原油需求表现不容乐观。短期多重利空因素打压下,预计原油或偏弱运行,对塑料期价企稳或反弹带来一定风险。
春节假期结束后,下游开工迅速回升,并且在旺季预期下,下游开工有望继续提高。另外,再生料大量减少对新料市场的利好仍旧存在。虽然节后库存惯例出现大幅累积,但整体处于历史中等水平,且目前已开始下降。在各利好因素支撑下,短期不过度看空塑料。值得关注的是,旺季需求被证伪,以及原油持续大幅下行等不确定性风险。
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颁布于十多年前的“限塑令”,受制于当时的消费现状,只对塑料购物袋进行了限制,而近年迅速发展的市场,带来了大量其他的白色污染,“限塑令”出现了很大的监管盲区。因此,对“限塑令”范围进行扩容,将快递包装袋、塑料餐盒等纳入“限塑令”,防止监管盲区的加大,加强执行力度,鼓励各行业使用环保包装,迫在眉睫。只有在多行业实行“限塑令”,而不单纯界定在“塑料袋”这一概念里,才能将白色污染降低到最小化。
对这类白色垃圾,除了限制之外,还要加强必要的回收利用。2017年,《新塑料经济学》报告称,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装得到回收,最终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还有30%的塑料包装的设计归宿就是填埋、焚烧或能量回收。如此低比例的回收利用率,造成的后果就是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塑料包装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本身有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可以生产为汽柴油、塑料颗粒等进行循环利用。因此,加大对塑料包装的回收力度,利用税收杠杆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回收,以提高回收利用率,能够变废为宝。
从社会经济和科技历史发展来看,每一次重大社会变革都离不开技术进步,“限塑令”也应聚焦于科技,支持企业积极投入研发,发展可降解塑料包装、绿色可回收包装等,利用循环经济切实保护环境。“限塑令”应该是开始,而不是结果,只有真正落实“限塑令”,加强回收执行力,才能战胜白色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