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成趋势 缺货成常态 再生塑料产业何去何从?

   2018-01-12 IP属地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废品站1160
核心提示: 讯:“绿色”已成为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主旋律,为此,禁止固废进口、中央环保督查、税务稽查等一系列一系列环保政策法规相
 讯:“绿色”已成为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主旋律,为此,禁止固废进口、中央环保督查、税务稽查等一系列一系列环保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且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这无疑给工业企业,尤其是以往粗放型发展的企业戴上了“紧箍咒”。
国家环保整顿的推进,各地再生塑料厂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说环保整顿关停了小型工厂与家庭作坊,“禁废方案”则直接影响了大型再生颗粒工厂的货源,整个进口废塑料再生造粒产业戛然而止。
再生塑料产业的崩盘,让涨价成为一种趋势,让缺货成为了常态。采购链上面的人一面涨价一面缺货,采购链下面的制造厂家,一面拿着订单,一面却没有原材料。有钱拿不到货,大概才是最焦虑的事情吧。
为了青山绿水,废塑料企业应如何提前规划,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深圳市高分子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文广:
现在业内人士都比较关注的废塑料进口问题,从2018年开始,固体废塑料必须经过、破碎、清洗并制成塑料粒子之后,才能进口到中国。
这一“禁进口废塑令”将会对国内的改性塑料行业造成影响,原本这些企业可以承担进口废弃塑料的造粒工作,但现在这部分工作需要由国外的改性塑料工厂去完成了。
王文广先生认为,环保终究是逃不掉的,建议企业应在生产早期就做好环保规划措施,不要等到环保税来了,才开始行动。
“在塑料加工过程中,企业可以先从前端进行管控。比如采用水性的油墨、粘合剂和涂漆等,减少小分子塑料助剂的使用,尽量采用大分子塑料助剂;在后端管控方面,则要对VOC等污染物进行有组织地排放。”
此前有媒体报道,环保督查限产以及禁止废塑料进口已导致再生塑料价格上涨。据不完全统计,从4月至今,全国再生塑料行业已经多次调价,EPS再生颗粒最高上调幅度达2000元/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教授级高工王翊民:
环保政策的高强度执行已经对我们石化行业产生了不小影响。市场相对来说规范了,产品价格也稍微提高一点,不再是低价竞争,企业效益相应也增加了。不过,有些地方环保‘一刀切’现象严重,对有些产品的排放和废气问题没有合理评估,关停需慎重。
王翊民给出企业几点建议:“针对这次环保加强政策来说,收益的还都是那些规范的大企业。我建议企业一定要重视环保,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另外,建议企业要加大科技创新力量,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没有钱去搞环保。”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31168  |  防骗技巧  |  新手手册  |  合作代理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法律声明  |  信息安全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沪ICP备15054300号-7  |  沪公网安备31011402010454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3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