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生态环境部公示了2018年第12批固废进口批文,此次共有4家废塑料加工利用企业获批,核定进口总量为3066吨。截至目前,今年我国共发放12批次固废进口批文,废塑料核定进口总量为55462吨,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约99.21%。
严峻的现实情况令众多废塑料企业将发展目光转向国外,尤其是邻近中国的东南亚。现阶段,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工成本相对低廉,公众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对废塑料等固体废弃物的进口监管相对宽松,中国收紧固废进口政策后,东南亚已成为美欧日等国家废塑料的主要出口地。
第12批固废进口批文公示 废塑料回收业将迎变革
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当前受经济发展阶段、国民环保意识等影响,允许国外废塑料大量涌入,但可以预见,未来这些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出台政策管控废塑料进口,甚至因为有中国先例在,东南亚诸国国民环保意识觉醒速度可能会领先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进而倒逼更严的监管政策出台。
从国内外政策看来,今后的废塑料再生行业必将从小而散、脏乱污,向高值化发展。
细化来说,有如下几个方向:
一是推广“互联网+”的新模式,通过信息技术,优化资源,减少行业中间环节,提升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二是从随地、小规模、低水平建厂转向高水平、集中化、规模化的园区建设,提高分拣技术水平、回收利用率,使废塑料行业真正发挥环保和节约资源的作用。
三是从简单加工到深化产业链,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废塑料回收体系建立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企业和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密切合作。不过,一旦模式探索成功,其的意义将不仅仅局限在单一领域,还将对其他废旧资源回收行业产生示范效应,并直接将全省的垃圾分类向前推进一大步。
曾经大量进口的国外固体塑料垃圾已不能成为我国再生塑料行业的原材料来源,一直不受关注的国内废塑回收行业开始重新受到重视,国内的废塑料回收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