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6月21日电(陶玉莲)6月20日,重庆召开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暨立体绿化工作现场推进会,会上了解到,作为国家确定的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之一,2019年,重庆所有区县城市建成区、建制镇所在地全面推开生活垃圾分类,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8%。到2022年,重庆将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每天一早,家住九龙坡区二郎街道钢球小区的邱沛萍婆婆都会提着两袋垃圾出门:一袋装塑料瓶、纸板等可回收垃圾,一袋装易腐垃圾:“在我家里专门准备了这两种垃圾桶,分类丢进去后拿到楼下分类投放。”钢球小区是老旧小区,因长期没有物业管理,一度存在乱扔垃圾的现象,从去年小区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开始以来,除了发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册和推送生活垃圾分类常识,小区还设置起了多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和一个智能垃圾箱。73岁的邱婆婆表示,以前楼下全是蚊子苍蝇,现在小区变得越来越干净,分类投放垃圾还能积分,兑换各种生活用品。
钢球小区是重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社区之一,据介绍,目前,重庆主城区已启动43个街镇(占街镇总数47%)试点示范,主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已覆盖39个街镇299个社区1796个小区68万户居民,其中垃圾分类制度覆盖居民户数比例为23.58%。此外,重庆主城区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3144个公共机构已实现垃圾分类。
今年,重庆所有区县城市建成区、建制镇所在地将全面推开生活垃圾分类。城市建成区内35%的街镇和全市10%的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今年,重庆还将建成忠县、秀山、万盛经开区3个国家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县,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8%。
根据日前重庆市政府常务会已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2020年,城市建成区内50%的街镇和全市30%的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建成10个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县、2500个示范村,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
据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局长谢礼国介绍,重庆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能力正在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建成运行垃圾焚烧厂5座,主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比例达到90%,填埋场1座、餐厨垃圾厂1座。全市建成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站(点)8980个、危险废物利用处理设施45个,建成投运生活垃圾二次分拣基地(站)18个。
接下来,重庆将继续推进建设洛碛垃圾综合处理厂、第四焚烧厂、走马和夏家坝垃圾二次转运站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力争明年,重庆主城区生活垃圾全部实现焚烧处理。